甘蓝夜蛾又称甘蓝夜盗虫,属于鳞翅目的夜蛾科。广泛分布于各地,是一种杂食性害虫,除危害大田作物、果树、蔬菜外,对草坪如白三叶等也是一种主要害虫,一旦爆发,则草坪大面积枯死,为园林养护带来巨大损失。
【1】甘蓝夜蛾对植物的危害:
主要是以幼虫危害作物的叶片,初孵化时的幼虫围在一起于叶片背面进行为害,白天不动,夜晚活动啃食叶片,而残留下表皮,到大龄的(4龄以后),白天潜伏在叶片下,菜心、地表或根周围的土壤中,夜间出来活动,形成暴食。严重时,往往能把叶肉吃光,仅剩叶脉和叶柄,吃完一处再成群结队迁移为害
【2】甘蓝夜蛾的发生条件:
1、甘蓝夜蛾的发生往往出现年代中的间歇性暴发,在冬季和早春温度和湿度适宜时,羽化期早而较整齐,易于出现暴发性灾年。
2、当日平均温度在18-25℃、相对湿度70-80%时最有利于它的发育。
3、成虫期,羽化处附近若有充足的蜜、露,或羽化后正赶上有大量的开花植物,都可能引起大发生。
【3】甘蓝夜蛾的综合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包括秋季发生地块的后处理,即认真耕翻土地,消灭部分越冬蛹,及时清除杂草和老叶,创造通风透光良好环境,以减少虫卵数量。
2、药剂防治:可选用淇林御蛾一瓶稀释800-1000倍液均匀喷雾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