镰刀菌枯萎病是由镰刀菌引起的一种重要的真菌病害,全国各地草坪均有发生,可侵染多种草坪禾草,如早熟禾、羊茅、翦股颖等,严重破坏草坪景观。
一、症状特点
该病主要造成烂芽和苗腐、根腐、茎基腐、叶斑和叶腐、匍匐茎和根状茎腐烂等一系列复杂症状。发病草坪开始出现淡绿色圆形或不规则形小斑,随后迅速变成枯黄色,直径2至30厘米。高温干旱条件下,病草枯死,根部、冠部、根状茎和匍匐茎变成黑褐色的干腐状。枯草斑圆形或不规则形,直径2至30厘米。湿度高时,病部可出现白色至粉红色的菌丝体和大量的分生孢子团。温暖潮湿的天气,可造成草坪发生大面积叶腐和茎基腐。叶腐主要发生在老叶和叶鞘上(首先侵染叶尖),病斑初期水渍状墨绿色,形状不规则,后变枯黄色至褐色,病健交界处有褐色至红褐色边缘,外缘枯黄色。严重时茎基部变褐腐烂,整株死亡。三年生以上的草坪可出现直径达1米左右、呈条形、新月形或近圆形的枯草斑,枯草斑边缘多为红褐色。由于枯草斑中央为正常植株,整个枯草斑呈蛙眼状。这一症状通称“镰刀菌枯萎综合症”,多发生在夏季湿度过高或过低时。在冷凉多湿季节,可单独或与雪腐捷氏霉并发,引起雪腐病或叶枯病。当草坪被积雪或被其他覆盖物覆盖时常造成叶片枯萎或草株死亡的斑块?在没有积雪或覆盖物时则使草坪出现弥散枯萎。
二、发病规律
由于种子带菌率较高,在种子萌发出苗时,常引起猝倒和苗立枯。高温和干旱有利于冠部和根部腐烂病的发生,主要是发生在仲夏高温期间、充分暴露在阳光下的土壤干旱地方,特别是向南坡面上。土壤含水量过低或过高都有利于镰刀菌枯萎综合症严重发生,干旱后长期高温或枯草层温度过高时发病尤重。此外,在春季或夏季过多或不平衡使用氮肥,草的修剪高度过低,土壤顶层枯草层太厚等,均有利于镰刀菌的发生。另外,pH值高于7.0或低于5.0也有利于根腐和基腐发生。长期高湿条件下有利于叶斑病的发生。
三、防治方法
镰刀枯萎病是一种受多种因素影响、表现出一系列复杂症状的重要病害,在防治时更应强调“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关键在于抓好无病种子和种子药剂处理,加强科学的养护管理和适时的化学防治。冠部和根腐烂病可以通过使逆境胁迫最小化而加以减轻。不要修剪过低。及时清除枯草层。平衡施肥,避免大量使用氮肥。减少浇水次数,应适当深浇,提供足够的湿度而不致造成干旱胁迫。
(1)种植抗病、耐病草种或品种。草种间的抗病性差异明显,如:翦股颖>草地早熟禾>羊茅。提倡草地早熟禾与羊茅、黑麦草等混播。病草坪补种时首先考虑黑麦草或草地早熟禾等抗病品种,高尔夫球场可改种翦股颖。
(2)由于种子带菌率高,因此,要尽量从无病的原产地引种。
(3)播种时进行药剂拌种或种子包衣:选择的药剂有草病灵2、3、4号,或乙磷铝、代森锰锌、等,通常用种子重量的0.2%-0.3%。
(4)科学施肥:提倡重施秋肥,轻施春肥。增施有机肥和P、K肥,控制N肥用量。
(5)减少灌溉次数,控制灌水量以保证草坪既不干旱亦不过湿。斜坡易干旱,需补充灌溉。
(6)及时清理枯草层,使其厚度不超过2 cm。病草坪剪草高度应不低于4—6cm。保持土壤pH值在6~7。
(7)在病害发生前或初期,每亩用草菌清100克兑水30—45公斤喷雾,用水量适当大才能让药液均匀彻底展着在草坪上,杀菌彻底;当病害发生比较严重时,每亩用量为150克;当发生根部病害且比较严重时,也可以上浓度进行灌根,效果更佳。或稀释菌医1000—1500倍均匀喷雾,预防效果最佳;在发病期兑水800—1000倍液喷雾,对发病重的地块要增加用药量,并视病情连续喷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