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主要发生在秋末、冬季和早春。春季当感病的狗牙根恢复生长时,出现褐色至淡黄色,边缘清晰、圆形和近圆形病斑,病斑大小不等,几厘米至几十厘米,甚至可超过1m以上。3~4年内,病斑往往在同一位置重复出现。2~3年后,病斑中心仍有草株存活,使病斑呈蛙眼状。
草株发病初期,在茎基部、冠芽、根及匍匐枝上出现椭圆形坏死斑。以后病株根和根茎匍匐枝变黑、腐烂,极易从土中拔起。有时病部产生褐色至黑褐色的匍匐菌丝和菌核。
防治方法:
(1)种植抗寒的狗牙根品种。
(2)保证充足的肥料和氮磷钾肥的合理施用,特别强调铵态氮与钾肥的混合施用。
(3)适时的化学防治等措施都可有效地控制病害。及时喷洒杀菌剂,常用药剂:70%五氯硝基苯可湿性粉剂拌种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雾,或70%甲基托布律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此外,也可用草菌清300-450倍液专用药剂喷雾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