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症状
该病又称黑斑病、斑枯病,是菊花的一种严重的病害,发生普遍。主要危害菊花的叶片,从植株下部叶片开始,逐渐向上发展。叶片初期出现大小不等的淡黄色和紫褐色病斑,边缘黑褐色,中央灰褐色,后期病斑上出现不太明显的小黑点。严重发病时,病斑连接成片,整个叶片发黄,继而变黑,干枯,有时4病叶卷曲成筒状并下垂,焦黑脱落,整株枯死。
二、发病规律
病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器在病残体上或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翌年4-5月份,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病菌发育最适宜的温度是24-28℃整个生长期均可发病,高温多雨季节易形成病害流行。秋季多雨种植密度大,通风不良等均有利于病害的发生。老根留种则发病严重。
三、防治方法
1、及时清除病叶、病株、发病严重病株,要早期拔除以减少侵染来源。
2、选用性状良好并抗病的菊花品种
3、药剂防治:发病前期及初期喷施草菌清500-600倍液,或喷洒75%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