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茶半边疯又叫白皮病、白腐病、干枯病、石膏病、烂脚瘟等。由于枝干被害,生长显著衰退,枝叶稀疏,叶片发黄,继之落叶、落花和落果,最后枝干枯死。
(一)症状
病害多从油茶枝干背荫面基部开始发生,感病后的树皮局部凹陷,病部与健部交界处有棱痕,病皮失去原有光泽,较为粗糙。以后产生石膏状白粉层,平铺于病组织表面,即病原菌子实体。病斑自枝干一边开始,纵向比横向扩展较快,常呈长条形,并可向枝条上蔓延。病斑周围产生愈伤组织,使病斑下陷。病原菌丝侵入木质部后,木质部呈黄褐色腐朽。在横切面上,病部与健部交界处可见明显棕褐色带纹。
(二)病源:由真菌侵染引起。
(三)发病规律
油茶半边疯流行规律与气温、林龄及立地条件关系密切。据研究,病斑的扩展,气温起主导作用。日平均温度达到130C时,病斑开始发展。7~8月当日平均气温最高达29.50C时,病斑则在8~9月间达到45厘米。
病害的发生随着油茶林龄的增长而严重。20年生以内的幼林不发病,20年生以上的油茶林病株率达10%;60多年生的,为30.3%;80多年生的,为47.3%。萌芽油茶林比实生油茶林发病早而严重。
阴坡、山坳、密林、土壤瘠薄,以及抚育管理粗放的油茶林发病重。
(四)防治方法
应着重加强抚育管理,增强油茶抗病力。结合垦复修剪,彻底清除病枝,集中烧毁,以减少侵染来源。对轻病枝干,应及时刮治,然后涂1︰3︰15的波尔多液。